配资网站炒股想看看格力究竟要搞啥大动作
董明珠说过,格力一定要研发出芯片。第一年投了100亿第二年砸100亿,第三年直接上300亿,如果还搞不出来芯片那就砸上500亿!
格力电器这回可是玩了个大的,没错,就是那个以空调闻名遐迩的格力,竟然决定掏出500亿巨资,一股脑儿地扎进了芯片研发的深水区。这消息一出,那可是让市场都炸了锅,大家都瞪大了眼睛,想看看格力究竟要搞啥大动作。
说起来,格力跟芯片这事儿,还得从几年前的那场“十亿赌约”讲起。那时候,董明珠和雷军两位大佬,就像孩子一样立下了一个“五年之约”,赌的是谁家的营收能更胜一筹。
结果大家都知道了,小米凭借着智能家居的浪潮,在家电市场上那是风生水起,而格力呢,虽然在空调领域依然稳如泰山,但在智能化转型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尤其是手机业务那一块,简直是惨不忍睹。
不过,格力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。面对挑战,董明珠那是相当的淡定,她心里清楚,格力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,就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展开剩余76%于是,在2018年,当中国芯片的进口额高达3120亿美元,超过原油进口额的时候,格力果断地选择了自研芯片这条路。这一决定,那可是相当的大胆,毕竟芯片行业可不是谁都能玩的转的,门槛高、风险大,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。
但董明珠可不是一般人,她有自己的想法。在她看来,格力每年都要采购大量的芯片,这些钱如果都给了别人,那简直就是在给别人打工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自己投钱研发,掌握核心技术,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。于是,格力开始了它的芯片研发之旅,这一路上,那可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。
为了造芯,格力那是下了血本。先是斥巨资在珠海建设了芯片制造基地,然后又组建了超过2000人的研发团队,与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。
不仅如此,格力还积极布局SiC功率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,力求在芯片产业链上占据一席之地。这可不是说说而已,据我了解,格力在芯片研发上的投入那可是相当的大手笔,每年都是几十亿、几十亿的往里面砸钱。
终于,在经过了数年的努力和投入之后,格力终于在2024年交出了它的第一份答卷:年产24万片SiC芯片的生产线正式投产。这一消息一出,那可是让市场都震惊了。
要知道,SiC功率芯片可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零部件,市场前景那是相当的广阔。据专业机构预测,到2025年,全球SiC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。而格力呢,竟然在这个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,那可是相当的不容易。
随着格力在芯片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初步成果的显现,市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。曾经质疑格力“不务正业”的声音逐渐减弱,取而代之的是对“产业链自主可控”的热烈讨论。
毕竟,在当前国际形势下,“科技自立”早已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。格力造芯的意义,那可不只是打破外部依赖那么简单,更是关乎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突破。
说到这里,我得插一句。其实,格力造芯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。在我看来,它之所以能够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,一方面是因为它选择了正确的切入点,那就是SiC功率芯片这个细分领域。
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格力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积累。据我了解,格力已经累计申请了1200多项芯片相关专利,在电机控制芯片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壁垒。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当然啦,格力造芯的路还很长,挑战也很多。芯片研发周期长、投入大、风险高,这些都是格力必须面对的问题。不过,我相信格力有能力克服这些困难,毕竟它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经验。而且,格力还有董明珠这样的掌舵人,她可是出了名的“铁娘子”,有她在,格力造芯的路肯定不会好走,但一定会越走越宽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,我最想表达的就是一点:格力造芯的壮举,那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转型和创新,更是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和产业升级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突破。
在这个“卡脖子”技术频频成为焦点的时代,我们需要更多像格力这样的企业,敢于投入、敢于创新、敢于挑战自我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,实现真正的科技自立和产业升级。
发布于:安徽省嘉喜网-线下配资平台-国内股票加杠杆-10大股票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